很多家長擔心小朋友天生有高度近視、遠視、或散光,會希望更早得知孩子的屈光狀況(亦即眼睛的光學度數)。事實上,視力跟度數是兩回事,視力需要小朋友配合才能量測出來,但度數卻可以被動地檢測得知,所以兩者的年齡限制並不相同。
長期以來,多數人習慣用視力變化偵測孩童近視的發生,但視力與度數之間並非線性關係,請參考「視力-度數示意圖」解說:
1. 高度遠視不一定視力最好。
2. 視力好不一定就是遠視。
2. 輕度遠視通常有不錯的視力。
3. 在光學上,零度通常能對應到最佳視力。
4. 即便是真性近視達五十度,仍可能對應到1.2的好視力。
5. 即便已經真性近視一百度,仍可能比出1.0的正常視力。
6. 當視力逐漸變成異常,可能已經累積相當的近視度數了。
度數只是決定視力的其中一個因素。視力是不穩定的波動數值,視力變化可說是度數的落後指標;傳統上只盯著視力數據追蹤近視,常有時間落差而造成誤判,由此可見,視力本身實在不適合當作偵測近視的理想工具。
先散瞳再驗度數才準確
由於小朋友的眼睫狀肌容易用力造成假性近視,如果不以藥物放鬆睫狀肌,那麼驗出來的度數通常存有很大的差異,所以需要先點散瞳劑再驗度,才知道去除調節力干擾的真實度數為何。雖然我們可以試著從一系列的視力與散瞳前度數去約略推估孩子的屈光變化,但仍可能出現誤判,所以最好還是能定期接受散瞳驗光檢查。
對於兒童眼科來說,散瞳驗光可說是最重要的檢查項目了。
大醫院、小診所都可以準確驗光,重點在於散瞳檢測
坊間傳言「大醫院驗光才會準、小診所驗光不準確」,這是個刻板偏頗的誤解,若在大醫院不做散瞳驗光其實也不見得準確,在小診所如果做好散瞳驗光,一樣可以驗到很準確的參考度數。一般眼科診所應該都可以做散瞳驗光檢查,並不需要特別的尖端設備,只要經由醫師診療後安排醫囑即可進行。
那麼,會不會發生到眼科檢查卻沒有散瞳驗光的情況呢?在臨床上有幾種可能性:第一,可能孩子當時不適合散瞳驗光,例如哭鬧、配合度不佳,或眼睛有發炎感染腫脹等情形,就可以等待下次再安排;第二,由於安排散瞳驗光前後需要半小時至一個小時的門診時間,若當天時間不足,醫師便會視情況再安排後續的檢查機會。
Dr.陳的叮嚀
醫師開散瞳劑說帶回家點,下次再驗度數,這樣OK嗎?
雖然當場散瞳驗光是常見的臨床檢查模式,但因為孩子的調節力極強,只用短效散瞳劑不一定能馬上測到最接近無調節力的真性度數。
有些醫師習慣讓孩子先使用至少一週的長效散瞳劑(Atropine)連續抑制調節力數日,再回診驗度數會更為準確;不過即使是高濃度Atropine,下次直接驗度數仍可能測到一部分的假性度數(因前一晚使用Atropine,隔天仍會有一部分調節力回彈現象),最理想的情況,應該是現場再點過短效散瞳劑會更為可靠。然而,要孩子連續點一週乃至一個月的高濃度長效散瞳,大部分都難以忍受其畏光、近距模糊的副作用而放棄。
另一個折衷方法:可以先點數日的低濃度散瞳劑放鬆一部分的調節力,下次再當場補強短效散瞳劑,這樣就可以驗到頗為精確的度數。也有醫師會事先開立短效散瞳劑供下次來院前自行在家施點,減少小朋友在眼科受檢的焦慮並節省候診時間,不失為另一個可行、變通方法。
|